中文版    |     ENGLISH    |     天津大学

学院要闻

天大钢结构助力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建设

(通讯员:梁国霞)2021年6月24日,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以下简称“会展中心”)首展——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顺利开幕,标志着会展中心一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自2013年筹建以来,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钢结构研究所(以下简称“钢结构研究所”)在所长陈志华教授的带领下,深度参与会展中心建设,为确保重大工程安全顺利完工贡献“天大力量”。

B63C

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是商务部和天津市政府合作项目,是商务部继广州、上海之后在全国布局的第三个国家级现代化场馆,总建筑面积约138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展览面积最大的会展中心。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总建设面积约80万平方米,二期约58万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中央大厅、16个展厅和贯通各展厅与中央大厅的交通廊等。项目主体采用钢结构,中央大厅由32个树形柱和柱间刚接钢梁组成,展厅则采用由人字形柱支撑的四弦凹形桁架结构体系,构成了宛若飞翔的“海鸥”的84米无柱空间。项目整体造型新颖独特,呈现出结构体量大、结构形式复杂、施工难度大的特点。

2013年11月,陈志华教授受邀担任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一期工程全过程钢结构顾问,针对会展中心设计施工中的关键难题,带领研究团队开展技术攻关。提出了基于连续折线索单元的高效树状结构找形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会展中心中央大厅的树形柱进行了找形优化,在满足安全性要求的前提下降低用钢量500t以上。根据结构特点将体系命名为四弦凹形桁架,针对四弦凹形桁架结构构件形式和连接方式较传统桁架存在的显著差别,特别是“波浪起伏”的屋面造型极易导致积雪的问题,在全面了解凹形四弦桁架结构性能的基础上,对展厅屋面风致堆雪荷载展开研究,给出了建议的积雪分布系数,为会展中心一期工程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针对项目中的杆件数量众多、连接节点构造和受力复杂、施工难度较大的特点,展开树状结构吊装和焊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为项目现场施工提供了技术指导。

目前,钢结构研究所承担的会展中心二期钢结构工程的全过程咨询工作正在进行当中,立足进一步降低造价的目标,研究团队提出了在四弦凹形桁架体系上增加斜杆、圆钢管替换钢拉杆、同时减小上下弦杆进而减小腹杆截面等优化设计的建议,有望节省用钢量8600t以上。下一步,钢结构研究所将继续扎实推进会展中心二期钢结构工程的施工图深化、施工方案审核和工程验收工作,以过硬的专业素养为会展中心的全面顺利竣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