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天津大学

学院要闻

建筑工程学院成功举办 “成长的力量” 青年教师发展论坛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落细《天津大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优化学院人才储备与培养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9月8日至9日,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举办“成长的力量”青年教师论坛。校领导、机关部门、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系所负责人出席会议。全院45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会议。

校党委副书记韩庆华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他肯定了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中取得的突破,以及在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培育行业拔尖人才等方面的突出贡献。他强调,青年教师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学科传承创新的核心力量”,肩负着传承天大“兴学强国”校训精神、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他向青年教师提出三点希望:坚守育人初心,当好引路人,将价值引领融入教育教学与科研实践,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聚焦科研创新,勇做前沿领域开拓者,围绕学科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攻坚克难,在服务国家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加强交流互鉴,争做学科融合推动者,打破专业壁垒、促进跨领域交流,为学科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他表示学校将持续支持学院发展、完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希望学院以此次论坛为抓手优化培养机制,推动青年人才成长为引领未来的中坚力量。

学院院长师燕超代表学院,对“成长的力量”青年教师发展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莅临现场的各位嘉宾致以诚挚欢迎,向积极参与论坛的青年教师们致以亲切问候。他强调,青年教师是学院发展的生力军,是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更承载着学院未来发展的希望。师燕超介绍,学校始终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学院积极响应学校政策,通过“引育并举”的人才培养策略、专项经费保障,以及“山海讲堂”“山海学者”等特色项目,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夯实发展根基。他提到,本届论坛是学院连续第三年举办,期待青年教师能借此机会拓宽学术视野、激发科研灵感、凝聚发展共识,为个人职业成长与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研院常务副院长、校企合作与成果转化处处长符银丹围绕新时代高校科技工作使命、学校科技工作及发展路径思考展开介绍,她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承担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策源地、主阵地”职责,要结合学科交叉优势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学校将实施科研创新增效行动,具体从三方面推进:科技人才培育上,校院联动“一人一策”选拔培养青年人才;科研项目谋划上,依托国家级平台对接国家战略,紧盯“十五五”契机布局重大项目,推动原始创新与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上,通过自主基金、建立技术库等深化产学研融合,重点推进高价值成果转化。

校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马德刚首先介绍了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脉络,随后围绕人才强校战略进行详细解读。他表示,学校2022年确立“大力培养、积极引进、持续支持、有效激励、跟进服务”20字方针,当前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三年行动,通过“三级联动赋权责”“融通共建重评价”创新机制,实施“早鸟行动”“专职队伍扩容提质”加大培养力度,以“分层施策”“双库联动”“全球揽才”积极引才,还推出薪酬改革、引育考核、全程服务等激励保障举措,落地五个“百人”计划。他强调,人才引育是学院“一把手工程”,学校将以超常规举措为学院提供支持,推动形成“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的人才生态。

论坛特邀地球系统科学学院副院长、讲席教授陈玖斌作专题报告。他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撰写体会”为主题分享经验。他围绕“项目申请的重要性”“备战申请的必要性”“申请成功的必然性”等核心体会展开介绍,他指出基金申请是响应国家人才战略、奠定个人学术生涯基础的关键,需以“基础夯实、交叉驱动、前沿引领、技术支撑、国家需求”为总体思路,提前布局时间节点,撰写时需注重细节。最后,他鼓励青年教师把握重点,心怀学术梦想,持之以恒,为科研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9月8日下午至9日上午,分论坛研讨同步开展。土木工程、水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三大学科分别就青年教师学术规划、青年教师成长路径、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方案等内容进行研讨。

9月9日,“成长的力量”青年教师论坛闭幕式顺利举行。严加宝、马斌、刘利琴代表三大学科分别汇报了分论坛研讨成果。大家一致认为,从队伍结构看,青年教师已成为学科发展的核心力量;从研究方向看,各学科均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布局,研究范围既覆盖传统领域又在新兴方向上进行突破;从研究体系看,青年教师普遍注重 “科研创新 — 工程实践” 良性循环,通过提炼科学问题指导实际应用,形成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研究体系。同时,针对青年教师成长与学科建设提出建议:一是鼓励青年教师树立科研自信,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开展长线研究,做好个人科研生涯规划;二是强调加强学科人才库建设,完善青年教师队伍培育机制,持续推进人才梯队建设;三是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助力青年教师对接全球前沿研究,为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宇总结发言。他首先代表学院党委,向精心筹备论坛的工作人员、参与研讨的嘉宾、青年教师,以及提供支持的校人事处、科研院等部门,表达诚挚感谢与敬意。他指出,为期两天的论坛成果丰硕,三大学科青年教师在分论坛中展开了深度研讨。结合学院“双一流”建设关键阶段需求,他希望青年教师能够锚定国家战略与学科前沿,做学科发展“开拓者”;借学校“科研创新增效行动”契机,对接平台、申报重大项目,做创新突破“攻坚者”;牢记育人使命,将价值引领融入教学,做学生成长“引路人”。他同时强调,学院党委将完善培养体系、为青年教师安心工作、潜心科研保驾护航。并寄语大家以论坛为新起点,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论坛搭建了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桥梁,明确了学科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路径。下一步,建筑工程学院将以论坛成果为基础,优化培养机制,推动青年教师成长与学科发展同频共振,为服务国家战略、培养拔尖人才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