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在建工学院师生校友中引起热烈反响。
土木工程三支部徐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纸短情长、意义深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是对全体天大人的巨大鼓舞和殷切嘱托,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新工科教育改革为驱动力,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水利水电二支部徐奎: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大学建校 130 周年之际给全体师生的回信,令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总书记在回信中指示,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教学科研改革,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为我们基层支部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天津大学的一名基层支部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我们要以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为指引,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支部党员的思想建设,引导广大师生牢记初心使命,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科研方面,鼓励党员师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于担当,积极投身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努力攻克 “卡脖子” 难题。同时,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支部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天津大学有着 “兴学强国” 的光荣传统。我们要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立足岗位,脚踏实地,以实际行动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船舶与海洋工程党支部余建星:我们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的回信,衷心感谢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天津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和人才培养重要基地,一贯坚持兴学强国的理念,教育质量长期处于全国顶尖水平,尤其本科专业绝大部分是全国最好的。天津大学近十几年来,全面贯彻中央十八大以来的教育方针政策,重视品德素质和心理素的培养,政治课要求学生真信,真学,真懂,真用起来,成为中国核心价值观坚定的信仰者和模范的执行者。数学课全面改革,重视学习训练过程,让学生发现数学之美,解题之妙。外语课重视听、说、写、译。我校既是国家卓越工程师师培养的发源地,也是国家新工科召集组长单位。国家新工科教改项目是全国最多的,最近一次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得国家奖数量是全国第一,几乎覆盖全部本科专业。尤其用人单位评价,大多本科专业位于全国前列。站在建校130周年的新起点,要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在新的起点,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国家未来重大战略需求,认真研究所在自己行业国家未来需求和国际前沿,坚决抵制西方国家敌对势力的干扰,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继续深化教育教学与科研创新改革,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与科技强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天大的智慧和力量。
2024级硕士14班党支部李浩然:学习完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精神,我备受振奋,这不仅是对全校师生的鼓励信,更是给我们广大青年的行动指南。回信中对“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的强调,让我深刻意识到所学专业与海洋强国建设的紧密相关。“兴学强国”的使命和“实事求是”的校训,激励我们广大青年将论文写在祖国的碧海深蓝中。在未来,我将以回信精神为指引,夯实专业基础,努力做一名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把青春融入海洋强国建设的宏伟征程,为逐梦深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天大人的力量。
离退休第一党支部杨进良:正值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收到了习总书记写给天津大学师生和校友的贺信,非常振奋且备受鼓舞!1895年,甲午战败,民族危殆之际,北洋大学堂应运而生,开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先河,这便是天津大学的前身。从那时起,“兴学强国”的种子便深深植入天大血脉,百余年间,天大人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50年代国家院系调整,成为不少院校奠基者。新中国成立至今,天津大学无论是毛主席来校三点指示,还是六十年代高等教育六十条的制定,乃至“综合型、开放式、研究型”办学模式的提出,新工科建设,天津大学都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领跑者。“回信”是对天津大学百年芳华的充分肯定。“回信”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的指示,不仅是对天津大学的要求,也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引领。习总书记的“回信”,站位高远,内涵丰富,作为一个教育战线的老党员,认真领会习总书记的“回信”精神,继承发扬“天大”光荣传统,坚定信念,做出自己的奉献。
80级土木工程专业校友崔勇:母校天津大学从北洋大学走来历经130年风雨,已成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先锋。在AI时代迅猛发展的当下,大学传统教育正面临从“知识传授”向“能力赋能”的深刻转型。这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教育范式的重塑。我认为,大学教育应以“人本+科技”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和未来导向......天津大学130周年校庆,这场盛会不只是一个高校的“生日趴”,更像是一场全国教育、科技领域的“动员大会”,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亲笔回信,到央视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连续两天头条,再到教育部的重量级致辞,以及多所高校师生的集体感言,它层层叠加,释放出强烈的信号:中国高等教育正站在新历史起点上,坚定向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目标迈进。从更广视角看,这次校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动员令”。它明确要求以天大为代表的高校,紧扣“人才自主培养、科技自立自强”的主线,为教育强国贡献力量。总之,这次天大校庆,是喜庆更是担当,是回顾,更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