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天津大学

学院要闻

耄耋院士曹楚生与学生分享人生经历度过90岁生日

本站讯(记者 朱宝琳)2015年6月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专家曹楚生迎来了自己的90岁寿辰。一大早,他从北京出发,回到了他所执教的天津大学建工学院。这个90岁生日,曹楚生“有备而来”,他拿出仔细推敲了20天的讲稿,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给学生们作了一场报告。他说:“我投身中国的水利事业已经67年了,希望以自己的水利工程创新经历与年轻学子们共勉。” 天津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登华,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何志华,曹楚生院士女儿曹庆军,天津大学建工学院党委书记练继建等相关负责人及学院师生代表聆听了报告。

一个多甲子以来,曹楚生主持设计了大批的水利工程。淮河、长江、黄河、海河等地方的水利枢纽和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多项关键设计在国内属首创。

报告会上,曹楚生告诉学生们:“要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建国初期,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的曹楚生带领学生响应中央“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离开了讲台,在汪胡桢老工程师的主持和指导下,负责根治淮河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佛子岭连拱坝设计。“突然搞大坝设计,都得从头学起。”曹楚生说,自己和同事们遇到问题就找资料、查书本,共同探讨。当时资料匮乏,曹楚生和同事们在工地日夜忙碌,仍自学俄文,从外国的书本和杂志中汲取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大家都有此感受,即抓住出现的问题学习,有目的地学习,往往收效很快,有立竿见影的感觉。”

“要务实求是,精益求精。”曹楚生向学生们强调,“每一个工程的成功,都要经过众人老实踏实地工作,要经过周密仔细的考虑,和一次又一次的计算、分析、试验和研究,要百折不挠。”曹楚生说,对于一些工程的设计,“后来的实践和研究证明我们是正确的”。汶川大地震后,曹楚生前往重灾区考察水利工程,包括他参与建设的紫坪铺水库和碧口大坝。他说:“紫坪铺水库运行正常,抗震救灾交通有的主要依靠在水库中进行水运。碧口大坝稳定、抗渗均正常,说明这种碾压式土石坝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令人欣慰。”

处在耄耋之年,曹楚生仍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和教育的发展。他认为,要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并使之具有工作技能和必要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科学、业务、心理等。”此外,还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设计构思上要大胆,但在具体结构计算和细部设计中要一丝不苟”。

以回顾人生经历、勉励莘莘学子的形式过生日,曹楚生兴致很高,他在报告之后还回答了师生的提问。会后,他和工作人员在聊天中说,“学校邀请我了,我希望在一百岁生日时还来天津大学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