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董姝均)2023年7月18日,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工程硕博士培养研讨会于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第43教学楼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天津大学和中国船舶集团主办,建筑工程学院承办,旨在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推进工程硕博士专项试点改革和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本次会议主题为“校企合作促融合、协同育人谋发展”,会议分为工程硕博士培养研讨会、实验室参观、学生研讨分享、与会导师和学生交流畅谈等环节。
天津大学原副校长,现任国务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学名师,天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建筑工程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余建星教授、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何芳教授、中国船舶集团人力资源部专项负责人刘垚林先生、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守相教授、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汪清教授、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师燕超教授出席会议。中国船舶集团二级培养单位人力资源部领导、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2022级和2023级工程硕博士、各学院专项工作负责人、学科负责人等共计100余名校内外师生参与此次研讨会。
7月18日9时30分,天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校企联合培养研讨会开幕式在43楼A216举行,开幕式由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师燕超教授主持。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何芳教授代表学校研究生院致辞,她指出实施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在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学校不断加强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通过研讨建立和完善定期沟通交流机制,依托企业工程实践基地,结合天津大学工科优势,培养造就一批卓越工程师,更好地满足国家工程科技与产业发展需要。
中国船舶集团人力资源部专项负责人刘垚林先生代表企业致辞,他表示中国船舶集团高度重视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公司有信心将联培学生培养成“留得下、用得上、靠得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依托企业工程实践基地,结合天津大学工科优势,培养造就一批卓越工程师,更好地服务国家工程科技与产业发展需求,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随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师燕超教授介绍了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情况及培养方案框架,并强调召开本次研讨会的目的就是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的校企联合培养相关管理办法与制度,明确双方责任,发挥双方优势,规划部署即将开展的重点工作,推动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中国船舶集团七〇七所人力资源部曲宁副主任对中国船舶集团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基本情况进行介绍。2022级和2023级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校企联合培养的工程硕博研究生共计23名,涉及中国船舶集团17家成员单位。集团成立了中国船舶集团卓越工程师学院来进行国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工作,企业导师均是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和扎实理论功底的科技领军人才。中国船舶集团认为,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非常必要,希望建立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共赢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科研实践平台和学校多学科基础创新研究优势,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共同承担科研项目,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并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
学术研讨会环节邀请了两位校内优秀研究生导师做特约报告。天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国家级教学名师余建星教授以“做优秀导师,育领军人才”为主题做特约报告。余建星教授充分肯定了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并介绍了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和成果,对校企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实施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希望大家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以为国家培养行业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为目标,做好联合培养工作,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成长成才。希望双方能在现有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方式,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搭建人才培养新平台、实现合作共赢新局面。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谢剑教授以“关于研究生培养的那些事儿”为主题做特约报告,从研究生与导师、研究生培养流程和课题组的日常三个方面讲述了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研究生导师。
7月18日下午,校企师生参观了天津大学深水结构实验室和船舶拖曳水池。余建星教授和谢芃老师为校企师生介绍了各个实验室的发展历史、组成成员、研究方向、科研成果等内容,与校企师生讨论了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
参观完实验室后,校企师生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第43教学楼二楼山海音乐厅进行了学生研讨分享,并开展交流畅谈。18名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进行了自我介绍、研究方向介绍和研究生阶段的工作计划分享,并积极踊跃与企业和学校导师进行交流畅谈。
本次研讨会为天津大学校企联合培养项目中的企业导师、校内导师和研究生提供了交流与沟通平台,有助于推动联合培养研究生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有助于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稳步推进,联合培养熟悉市场运作、具备技术理论背景和实操能力的卓越工程师与拔尖人才。